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和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12月3日在北京召开,“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蚂蚁森林’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德云社演员众筹引争议”等,入选2019年度中国慈善文化热点事件。

这是中国慈善事业真实的现状。慈善公益事业越来越壮大,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中,传统公益力量与网络慈善业态出现齐头并进的态势。7万多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帮扶8.51万个村,产业投入712.46亿元,公益投入127.74亿元。与此同时,网络公益新业态蓬勃发展,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在荒漠化地区种树1.22亿棵,累计减碳792万吨。当然,还有水滴筹等诸多互联网求助平台,短短几年间累计筹款数百亿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网络公益力量。

然而,网络慈善中的一些乱象也需要警惕。今年5月,德云社一演员患病,在网络上众筹医药费,并标注贫困户的标签,被网友揭露有房有车,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与之类似,几年前的“罗一笑事件”,发起众筹的涉事主体财务状况良好,甚至还拥有价值不菲的资产。这些人在未尽全力的情况下,却想着向社会求助,让众筹事实上消费社会爱心,异化为“穷人为富人筹钱看病”的工具,是对网络慈善的扭曲,更是道德的沦丧。

《慈善法》实施后,对于网络募捐有了明确规定,民政部门甚至出台了互联网募捐相关管理规范,但是,诸如信息公开、信息验证的相关规定,都是针对慈善组织及发布平台的。个人求助、网络互助本质上不属于慈善募捐,由此产生的捐赠行为属于民事赠与行为,适用于《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民事法律规范。法律监管中的灰色地带,与互联网众筹乱象高度重叠。

最近,众筹平台“水滴筹”的员工,被曝光在医院采用扫楼形式,为患者提供模板、编故事,以获得更多的关注,甚至还搭售保险。这是在挑战慈善的底线——真实,破坏网络慈善的公信力。公益事业不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考验着监管部门的管理能力。针对资质证明、资金流向等关键问题,相关部门要创新监管方式,杜绝网络慈善消费社会爱心,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发挥出慈善救助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 慈善 爱心消费